【读书】亲密关系 本书是一本关系学教材,许多内容非常偏僻,枯燥,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当做知识了解就好。基于这样的立场,在解读这本书时,我倾向于那些更为实用类知识,这些能够提醒我们在以后亲密关系的道路上少犯错误、增加幸福度,如能做到这点,我想,本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目的也就达到了,好,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首先要交代的是《?亲密关系》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对两性关系进行科学而系统总结的书,所有结论都来自大量的科学实验的结果,当然,正如作者说一开始就澄清的那样,实验不能完全的解读人,也不能完全解读人与人之间关系,但他能够帮你更加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类型 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 (Bartholomew, 1990)指出,人们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是因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原因。 一种情况是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 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 。 巴塞洛缪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忧心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人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差异? 人们对性别的误解,就如同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所言:男人和女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一样。他们不仅在交流方式上不同,而且在思考、感受、感知、应答、反应、示爱、需要以及欣赏等方方面面也全不一样。但性别差异实际情况是: 其相似性远高于差异性。 —般人心目中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表现的重合正态曲线: 作者认为:亲密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般重要和有影响。常识倾向于美化和夸大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把个体分为男女最简单,并能方便地给他们贴上不同的刻板印象标签。(这些刻板印象后面将逐渐介绍,是我们防止的重点对象,很多情况下,并非我们希望如此,变得“男子气”“女人味”,而是这个社会定义了我们。)? 那到底差异出现在哪里??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区分亲密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和性认同 (gender)差异 性别差异指的是源自身体的两性生物性差异。 性认同差异指的是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上的差异,或者叫社会性别。 养育子女后,女性为母亲,男性为父亲,这就是性别 (生理) 差异;但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爱心,更关心孩子的社会共识,则反映的是一种性认同差异。? 我们的社会常常认为,男子应该有“男子气”他们应该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而女人应该有“女人味”热情、敏感、感情丰富、友善。 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应当如此,相当多的人并不是完全的“男子气”或“女人味”,他们既自信又热情,既敏感又独立。 关于这两种类型的特质,为了不引起歧义,作者用了“工具性特质”和“表达性特质”来区分:? “工具性特质”:自信、独立、有抱负、领导力、果敢等 “表达性特质”:热情、温柔、有同情心、亲切、敏感等 这种刻板印象所形成的后果就是, 女人如果表现得如男人那般好强、自信,很容易被人认为霸道、无礼和“不像个女人” ,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受到性骚扰 。然而,如果男孩子娘娘腔十足,那么更会引来人们的鄙视的目光。 而现实情况:人们一旦投身于亲密关系之中,就期望得到关爱、温情和理解。表达性低的人 (不怎么热情、温柔、敏感) 不太容易付出这些热情和温柔;也不怎么充满深情; 因此,长期来看,与表达性低的配偶结婚的人就不如与那些更敏感、贴心和友善的人过得满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对男人是一种伤害,剥夺了他们本可成为更好丈夫的技能。 另一方面,低工具性的人 (缺乏自信和个人魄力的人) 往往不如那些高工具性的人 (任务导向的技能高的人) 自尊程度高和适应能力强。在“应对事务”上有能力和效率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对女人也是一种伤害,剥夺了她们可能取得更多成功和成就的技能。传统性别角色也让女人少赚金钱。在全世界,传统型女人比上班的女人收入低 。 这一切都表明,工具性和表达性都是有价值的特质,幸福、适应能力强、有效率和心理健康的人士通常都同时拥有这两组技能 。详而言之,那些拥有满意、幸福伴侣的最理想的夫妇通常工具性和表达性都很高 。 所以第一点需要改变认知的是:“男子气”“女人味”这只是社会对我们的定义而已,而真实的生活是,亲密关系性认同 (gender)差异并没有那么区分明显。 ?吸引力 人际的关系的基础,从双方相互吸引开始。心理学研究成果:? 第一:临近,喜欢身边的人?? 实空间上的临近 (proximity) 通常首先决定了人们能否相遇。。多数情况下,友谊和爱情都源自与身边人的交往。我们不一定会爱上所遇之人,但要爱上他们必须先遇到他们!? 费斯廷格等人校园公寓研究表明: 即使很小的距离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常常认识不足。一旦我们确定了居住、工作或上学的准确地点,我们大体上也就决定了哪些人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都会关注自己选择的地域,但我们或许没有充分意识到我们也选择了将要遇到的人。 第二:方便:远亲不如近邻 空间上的临近也使两个人更可能相遇,彼此变得更加熟悉,所以与他人频繁的接触不仅能使交往更方便,而且会使你觉得对方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试验研究:大学教室里的曝光效应。即使女生没有和教室里的任何人打交道,她们出现在教室里的次数越多,其他学生就越喜欢她们。? ? 第三:长相? 长相吸引力,这个不用多说了吧,想想你们见到美女,帅哥时的反应就知道了。 这里作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长相吸引力在婚姻中所起的作用远不如当初把情侣们吸引在一起时那么重要,婚后长相吸引力的匹配逐渐消失,丈夫认为——虽然自己仍然“玉树临风”——妻子已“人老珠黄”,没有往昔那般娇艳美丽 。这就容易导致婚姻出现问题。 第四: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长相吸引力x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这就表明,我们都喜欢长相好的人,但如果对方不喜欢我们,甚至产生厌恶感,最终的成为伴侣的可能性会很低。(现实生活中鼓励我们拼命追求我们喜欢的,甚至是对方讨厌我们的情况下,现在看来并非明智之举)?? 第五: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研究表明,双方的共同点越多,伴侣就越喜欢彼此。根据伯纳德·默斯坦 的刺激一价值观一角色 (stimulus-value-role) 理论,我们会从伴侣那里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它们会影响亲密关系的发展。 当伴侣第一次相遇,彼此的吸引力主要建立在“刺激”信息基础上,包括年龄、性别、长相等明显的外部特征。 随后就进入“价值观”阶段,吸引力取决于彼此态度和信念的相像程度,人们开始了解彼此是否喜欢同样的比萨、电影和度假方式 。 再往后,“角色”的相容性才变得更重要,此时伴侣们最终发现他们在养育方式、事业、居家等基本的生活要务上是否一致。 问题是伴侣们对彼此的政治观点、娱乐格调可以十分满意,但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对于定居在什么地方、是否生养子女、生养几个存在根本的分歧。有时候重大的差异只有在婚后才凸现出来;尽管存在这些差异,夫妻仍可能生活在一起,但这并不是因为相异而相吸。 第六:障碍:得不到的就喜欢?? 最后一个影响吸引力的因素是人们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期望。 心理抗拒 (reactance) 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失去行动或者选择的自由,会奋力争取重获自由 。 这一原理显然会影响我们对亲密伴侣的感情。在未婚的青年男女身上,研究者有时会观察到一种有趣的行为模式,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Romeo and Juliet effect):父母越是干涉子女的恋爱自由,他们彼此之间就会越加相爱。这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关;久而久之父母的干涉对年轻恋人日益增加的狂热之爱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就像陈奕迅唱的那句: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得到的人总有恃无恐。 社会认知?? 当我们首次与人会面时,很难客观公平地认识他们。相反,各种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影响着我们对观察到的行为的解释。 首因效应:不论对错,快速形成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对后来获得的信息的解释。判断一旦作出,就会影响人们选择和使用后来获得的信息——它经常以难以觉察的微妙方式起作用。 验证性偏差: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对随后获得的信息如何解释,也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择取。如果要检査对别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否真实,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可以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而不是査找证明自己错误的资料。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表现出验证性偏差 所以,人们对自己人际关系的知觉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能做到置身事外、直截了当 并且,不管这种认知是对时错,对后来亲密关系的情感和行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影响: 伴侣的理想化:?在我们的认知上常常会理想化伴侣,这并非真实,但这确有助于双方的相互吸引和赞美,需要做的是,这种理想化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要过大,同时随着不断的接触,双方还应该不断的调整对彼此的理想化直到完全接受真实对方。 所以,选择乐观地看待事物——认为伴侣已经做到最好——不断调整对伴侣的希望和标准以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就更加可能与当前的伴侣愉快相处。的确,伴侣心里一般都清楚我们在美化他们,但往往希望我们这样做? ——而作为回报,我们也从伴侣那里得到积极、善意的认知评价,这就是双赢! 归因偏差 归因 (attribution) 就是指人们对事情发生的原因 (特别是指人为什么要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 提出的解释。 人们的归因会受到:观察者效应的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作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 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情,发生自己身上:通常会认为这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但如果发生在他人身上则会认为,是他人自己出现了问题,人们往往忽略了?同样的外界因素也同样的影响他人的。?? 人们的归因会受到:自利偏差 (self-serving bias)的影响,欣然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事情顺心时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所起的作用,而情况变糟时则喜欢寻找外部理由。 这部分地是因为即使在自己的善良意图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人们仍能清醒地意识到它,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判断别人则仅仅依据他们的行为,完全无视他们行动的意图 印象管理?? 在谈恋爱时显得非常端庄得体的人——不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后决不出来吃早饭——常常在结婚后变成这样的配偶:穿着内衣坐在桌旁,没有洗漱,又是抓痒又是剔牙,还叉走了最后一个炸面包圈。? 人们在谈恋爱时,凭借优雅的举止赢得浪漫伴侣的爱情后,却再也不肯努力在爱人面前保持风度?这是破坏婚姻关系的重大问题,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及时双方非常熟悉了,我们也应该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或许在中国这种关系叫“相敬如宾”?吧。? 沟通?? 沟通时需注意:? 人际隔阂:沟通是个需要双方编码、解码过程,很容易受已有认知影响,可能会出现双方表达和理解的偏差,易导致人际隔阂。 沟通包括:非语言沟通(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人际距离,副语言等等) 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的误解,所以邮箱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陌生人,还是亲密关系的双方。 书中给出的建议是:? 第一:精准的表达 具体而言:采用行为描述 (behavior description)的?方式表达,而不是?应该表达更一般的情绪,或则攻击对方。 这样不仅能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还能把谈话重点集中在可处理的、单独的某个行为上,而行为比人格更容易改变。 我们还应该使用第一人称陈述来明确说明自己的感受。第一人称陈述句以“我”打头,描述我的情感。这种句式能驱使我们辨识自己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拥有”并承认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把关注全部放在伴侣身上。因而我们应该说“我现在感到非常生气”,而不要说“你真惹怒我了”。 (沟通这点,等我解读《非暴力沟通》时再具体说明) 第二:积极倾听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受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第一是要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第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这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复述 (paraphrasing) 接受到的信息而完成,即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让信息的传递者有机会肯定那就是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们会复述对方的话并向对方重复地说出,从而花些时间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看起来会使沟通不太流畅,但它确实是个避免争吵和冲突的非常好的方法。 比如: 妻子: (叹气) 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 (发怒) 我妈怎么了?你总是拿她说事,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贱人。 也许丈夫在冒火之前,做一点复述就能缓和关系。 妻子: (叹气) 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 (发怒) 你是说你不喜欢她来咱们家? 妻子: (吃惊) 不,我一直欢迎婆婆来我们家。只是我的课程论文就要交了,下周我没多少时间待在家里。 丈夫: (松了口气) 哦! 第三:守礼而镇定 在被伴侣激怒的时候能保持清醒,在开始生气的时候能冷静下来,都是非常可贵的技能。 沟通的双方,情绪的激动,会冲昏头脑,使得情绪大脑完全赞助主导,所以这时候,有效的控制情绪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但在态度上自己的控制十分困难,即使知道了自己失控了,?你还是没能控制自己,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在行为上直接控制。 比如:暂停一下自己的话语,双方休息一下,这个时间哪怕仅仅是十分钟也好! 当然,?如果你能养成在争吵是保持下面的态度,那就更好了,比如:“哈,挚爱我的人持反对意见。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而不应该这样想“她/他没有权利这样子数落我!” 第四:尊重和确认的力量 最关键的要素却是明确地表示出我们对伴侣观点的关心和尊重。所以,对伴侣的确认 ,即承认他们观点的合理性,表达对他们立场的尊重,才是是亲密交往中值得拥有的目标, 即使与伴侣的观点相左,你也能对其观点表示适当的尊重和认可。 爱情 爱情三角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 (Robert Sternberg, 1987) 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 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 第二个成分是激情?(passion),其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激情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都可以归人此类。 最后一个成分是忠诚?(commitment),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忠诚在本质上主要是认知性的,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恋爱关系的“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相形之下,忠诚反映的则是完全与情感或性情无关的决策。 爱情三角理论认为,这三个成分就是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个成分的强度都可由低到高地变化,所以爱情的三角形可能有各种大小和形状。 这样就可以简单的将爱情的种类划分为一下几种:?? 无爱?(nonlove)。如果亲密、激情和忠诚三者都缺失,爱情就不存在。两个人可能仅仅是泛泛之交而不是朋友,彼此的关系是随意、肤浅和不受约束的。 喜欢?(liking)。当亲密程度髙而激情和忠诚都非常低时,就是喜欢。喜欢多表现在友谊之中,伙伴双方有着真正的亲近和温情,却不会唤起激情或者与对方共度余生的期望。如果某个朋友的确能唤起你的激情,或者当他/她离开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思慕,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超越了喜爱,变成其他类型的了。 迷恋?(infatuation)。缺乏亲密或忠诚却有着强烈的激情即是迷恋。当人们被几乎不认识的人激起欲望就会有这种体验。斯腾伯格 (Stembctg,,1987) 承认他曾经痛苦地痴恋过一位在10年级的生物课堂上从未说过话的女生;为她衣带渐宽却从来没有勇气去认识她。他现在认为这种爱情就仅仅是激情。他对她的爱就是迷恋。 空爱?(empty love)。没有亲密或激情的忠诚就是空虚的爱。在西方文化中,这种爱常见于激情燃尽的爱情关系中,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仅仅只在一起过日子。不过在有包办婚姻的社会中,空爱或许是配偶们生活在一起的第一个阶段,而不是最后一个阶段。 爱情是复杂的体验,如果我们把爱情的三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爱情形态。?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浪漫的爱情有着强烈的亲密和激情。可以把它视为喜欢和迷恋的结合。人们常常会表现出对浪漫爱情的忠诚,但斯腾伯格认为忠诚并非浪漫之爱的典型特征。比如夏天的恋爱可能非常浪漫,即使双方都知道夏季一结束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 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亲密和忠诚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爱就是相伴之爱。相伴之爱的双方会努力维持深刻、长期的友谊,这种爱情表现出亲近、沟通、分享以及对爱情关系的巨大投入。相伴之爱的典型例子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虽然年轻时的激情已逐渐消失 愚昧之爱?(fatuous love)。缺失亲密的激情和忠诚会产生愚蠢的爱情体验即愚昧之爱。这种爱情会发生在旋风般的求爱中,在压倒一切的激情基础上双方会闪电般地快速结婚,但彼此并不十分了解或喜欢对方。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爱人在迷恋对方时投人太多——很可能得不偿失。 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最后,当爱情的三个成分 -- 亲密、激情和忠诚 —— 都非常充足时,人们就能体验到“彻底的”或完美的爱情。这是许多人都追求的爱情类型,但斯腾伯格 (Sternberg, 1987) 认为完美之爱非常类似于减肥:短时间里容易做到,但很难长久坚持。 书中给出了爱情策略是: 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 。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在我们选择配偶时,我们很容易受到情绪大脑的影响,这事情导致的后果是:多年以后,当激情退去,美丽不再,对方是否还有值得你非常欣赏的优点,如果没有,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这告诉人们,在当初的选择伴侣就应该把这点纳入考虑范围,比如不仅仅是因为对方长得非常漂亮或帅气就认定对方,而应该把外貌当做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考虑双方其他方面优点的认同与吸引。 当然,相互吸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发现,从而维持并深化感情。 性爱 谈到亲密关系,不得不谈到的就是性,中国人往往谈性色变,但良好的夫妻关系离不开性。? 知识普及: 第一:研究发现,平均而言,男性比女性有着更高的性驱力 (sex drive) 他们比女性体验到更频繁、更强烈的性欲望,通常他们的性活动有着更强烈的动机激励 (Vohs et al., 2004) 。对年轻人的研究发现,男性每周会体验到37次性欲望的经历,而女性体验到的只有9次 (Regan & Atkins, 2006) 。 当异性恋的夫妻协商他们的性互动时,有些丈夫得到的性事次数少于他们想要的,就可能会长期遭受挫折感,而同时,他们频繁的性行为常常惹怒他们的妻子。? 第二:人们发生性行为的频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至少对于男人而言是如此。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每周有3次或者更多次数性行为的夫妻中有89%的人报告对他们的性生活感到满足,而一个月仅有一次性行为的夫妻中只有32%的人感到性满足 (Blumstein & Schwartz, 1983) 。 更频繁的性行为的确能增加新婚男士在性生活中体验到的满足感 (Mcnulty & Fisher, 2008)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性行为变得更为频繁他们会感到欣喜,而如果性事的频次变得稀疏则会感到苦恼。 第三:性沟通,没有言语沟通的性行为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从来不和我们的伴侣真诚、无畏、坦率地探讨我们的性喜好和性厌恶,则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伤害,其重要原因是:在性行为上清晰的沟通是与更高的性满足联系在一起的 (Sprecher & Cate, 2004) 。那些能坦率谈论性行为的人,和那些只会不时地嘟囔抱怨的人相比,与他们的伴侣有着更为满足的性互动。 最后的忠告:良好的亲密关系的获得是一个过程的,而不是单独的一个阶段。 首先: 请你明智的选择伴侣,不要因为孤独而恋爱,爱情不能随便。 其次:关系需要经营,希望你能够创造、理解和管理成功、幸福、持久和有奖赏价值的亲密关系。 最后送给一些建议:当研究者要求 100对婚龄持续了 45年的满意夫妻解释他们成功的原因时 (Lauer et al., 1990),他们的回答是: 他们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 幽默感非常有益于婚姻; 他们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达成一致意见; 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美好时光。 亲密关系中的困难 通常期望男性具有的行为风格——鼓励他们果断自信、自强自立而非温情脉脉、亲切体贴——并不能把他们训练成长期亲密关系中最理想的伴侣。 低自尊的人常常会小题大做或者知觉到根本不存在的排斥,从而破坏他们自己的亲密关系。 临近、熟识和方便能决定有奖赏价值的亲密关系到底能否开始。我们与许多人都可以建立美满的亲密关系,只不过我们遇不见他们而已。 长相很重要,如果你的外貌没有吸引力,很多人会忽视你,不想与你结识。 我们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般了解或理解自己的浪漫伴侣;甚至在成功的亲密关系之中也会持续存在很多错误认知。 当我们开始结识别人时,他们会努力给我们留下好印象,但一旦我们喜欢或爱上他们,他们就很少努力保持礼貌、端庄和愉悦。 在非言语沟通方面男性一般不如女性做得好,非言语沟通的缺陷与亲密关系的不满存在相关。 我们常常认识不到:当我们与伴侣谈话时,伴侣并没有接受到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 坏的比好的更有力量,我们与伴侣偶尔刻薄或挑剔的交往比我们为他们做的千桩好事更有影响力。 长期来看,亲密关系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比我们预计得要大得多。 浪漫、激情之爱是我们选择结婚的主要的理由之一,但久而久之它一般会减少。 约有三分之一人的不能轻松舒适地对待相互依赖的亲密感;他们要么担心伴侣不够爱自己,要么在走得太亲近时感觉不自在。 男性一般比女性期望更多的性行为,挫折感常常由此而起。 或迟或早,我们的伴侣都可能以某种方式背叛我们,给我们造成伤害和痛苦。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平均来看,婚姻并不如过去那样幸福,离婚现在更为普遍。 积极方面: 男性 (约三分之一) 也像女性惯常的那样温情脉脉、亲切体贴和敏感细腻。而不具备这些特点的男性也可能通过学习,变得比现在更加热情、更加具有表达性。 幸福的爱人会宽容地理解伴侣并解释他们的行为,假定伴侣无辜,甚至把伴侣偶尔的不端行为视为善意和关爱。 大多数人会寻求与浪漫伴侣的相互依赖和亲密关系,并对此感到安心。 在幸福的亲密关系之中,如果激情减少,就会出现深厚、关爱的友谊,此类友谊丰富而热情,足以满足双方。 真正的宽恕对接受方和给予方都有益,在那些亲密、满意、最值得挽救的亲密关系中最容易得到。 或许最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尽力去做,几乎所有人都能成为更体贴、更有魅力、更有奖赏价值的伴侣。在非言语沟通方面,如果给予男女两性同样的激励,男性就可以做得和女性一样好。如果我们花时间来检查我们的言语信息,就能减少或消除言语误解。只要我们处处留意就比麻痹大意能更加礼貌、较少自私、更加体贴、较少挑剔地对待我们的伴侣。 当生活对你一脸严肃时,不妨冲它卖个萌。
版权声明
1、本站所发布的一切学习教程、软件等仅限用于学习体验和研究目的;请自觉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严禁用于其他用途,如果你喜欢教程,请支持正版教程软件,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本站内容全部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发送邮件到邮箱:51207529@qq.com。
2、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3、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